四川石渠:厚植生态底色 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来源:中国网 发布:2017年12月25日 作者:唐莉 小元 人气:544
关键字:

中国网12月25日讯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打赢蓝天保卫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作为拥有110万公顷中国最稀有的高寒湿地群的四川省石渠县,如何将此精神贯彻落实?如何利用本县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

自然禀赋优越 环保压力不小

石渠县是长江、黄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区域,是构筑长江、黄河草原生态屏障的源头区。全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属典型的高原风雪气候。石渠县湿地属于我国独特的青藏高原高寒湿地,起源于第四纪末次冰川冰碛湖泊的退缩,是中国最稀有的高寒湿地群组成部分,全县湿地总面积约110万公顷,约占全县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稀有的高寒湿地群。

“石渠生态系统非常独特,动植物稀有种都非常丰富。境内分布的44种兽类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白唇鹿、藏野驴等种群数量非常大,尤其是白唇鹿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种群;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拥有四川最大斑头雁繁殖种群,同时也是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繁殖地。”石渠县副县长尼克月哈告诉记者,随着自然环境的剧烈演变,石渠县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大量湿地、濒危动植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石渠县草原沙化“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县域广大牧民基本生产生活依赖草原,生活方式原始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稳定性差,功能低下;草原、湿地生态补偿等惠民资金投入力度少;全县存在各类林业保护地、林区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加上水土流失严重,是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补齐生态短板实现"绿满大地,山川增色"

面对困难,石渠县没有退缩。

“石渠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坚持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线,用好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两个抓手”,强化环保督察、环境准入和环保法治“三个保障”,夯实科技标准、环保改革、党风廉政和宣传教育“四个支撑”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尼克月哈说。

记者观察发现,尼克月哈副县长说的这些抓手有建立健全草原管理机制,减轻了草场压力;持续投入,大力推进草原退化治理工作,治理后的各类退化草原植被盖度增加20%,退化草原蔓延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实现规模化退化草原治理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强化补奖政策,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生态,突出民生,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以维护草地生态安全和促进牧业发展、牧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落实了生态补奖政策,有效推进了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确保我县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自2011年以来,石渠县草原植被恢复成效明显,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提升保护区功能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2008年以来我县先后起动国家级、省级防沙治沙示点项目、川西北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湿地恢复等生态治理项目,总投资1.38亿元,治理面积9263.03公顷。

2017年,石渠县普公坝、色须、邓玛、扎曲四处湿地成功申报为省级湿地公园,这些“地球之肾”、“中华水塔”为县域生态保护成果添上厚重一笔。

如今的石渠,绿满大地,山川增色。雪豹、藏野驴、黑颈鹤等主要保护对象呈现恢复、发展趋势。良好的自然优势吸引了大批外来的游客,旅游经济迅速成长起来。

生态引导县域经济转型提质

早在2016年7月初,9名中外湿地专家在石渠发现多种湿地,其中在位于长沙贡玛乡的扎加坝湿地发现的平均深度约5米、至少30万公顷保存完好的泥炭湿地成为一大惊喜。

“绿色发展是贯彻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唯一出路是绿色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石渠要把“世界最美湿地”的保护、湿地旅游融合起来,把湿地资源做精做细。同时让县域全民参加到湿地的保护中来,最终让世界最美湿地更加美丽,生命禁区石渠县更加美丽。”面对记者,石渠县县委书记袁明光对记者如此表示。

一句“可持续发展”的背后,石渠付出了重大努力。

石渠县目前最有价值的生态资源优势就是湿地,县里以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扎加坝湿地为切入点,积极与国家、省、州相关部门衔接,力争将该县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范畴。同时,准备对泥碳开发与利用,挖掘其经济价值,使其成为建设引领县域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力量。

新常态下,石渠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部署,制定了石渠县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石渠县“一江一路”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沿金沙江种养结合+特色产业示范带”“沿川青路藏系绵羊繁育基地+特色种植试点示范带”)。积极探索适应草地生态恢复与畜牧业增效增收的发展机制。

2017年,石渠县太阳部落农畜土特产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颁发全州第一个乳制品SC认证,为该县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县里借势快速统筹推进绿色牧农业发展。组建5个牧区股份制合作社,以色须镇为中心,建设藏系绵羊保种扩繁和供种基地,促进牧区形成藏系绵羊和牦牛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格局。同时,石渠以牧业发展为引领,大力实施以人生果等农产品为主的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种养结合新局面,建成沿省道217线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在农区则以洛须镇为中心,推进以大棚蔬菜、沙棘、枸杞、黑青稞等农产品为主的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适度规模化,大力发展订单、休闲农业,形成种农旅融合发展新局面,这些努力,都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和绿色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唐莉 小元)